文理学院“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04-18浏览次数:30

文理学院“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是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和加快建设“四个中心”的重要时期,也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时期,更是上海海事大学争取2020年建成由教学研究型大学向世界高水平海事大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文理学院是学校主要进行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和科研的二级学院,搞好基础课程的教学和科研,为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和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更加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的支撑,为学校特色、优势和传统学科夯实理论基础和提供发展后劲,同时,自身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也取得长足进步,是文理学院“十二五”期间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

一、“十一五”回顾及面临的形势

同全国教育和学校教育事业一样,无论从教学科研,还是从教学规模,还是师资队伍讲,2006-2010年五年期间是文理学院历史上发展最快、发展最好的时期,同时,面对快速发展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一)“十一五”工作回顾

1、学生规模迅速扩大。“十一五”期间,除继续承担全校基础课教学任务外,文理学院所办专业由2个扩到5个(包括艺术学院2个专业),涉及管理学、理科、文学和工学四个学科,学生规模由每年100余人发展到每年招生260 人,并于2008年建立了自己的学生工作系统。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和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两个硕士点开始招生,并已有2届26名硕士毕业生。

2、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每年完成全校近三分之一的教学工作量,在历次ISO质量检查中,由于管理规范,制度健全,记录齐备,多次获得挪威船级社和国家海事局及校内检查的好评。先后有四项教学成果获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二和三等奖,一项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一本教材获上海市级优秀教材三等奖。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评为学校优秀教学团队, 11 门课程为学校重点建设课程, 7 门课程为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在全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两次获得一等奖。

3、科研学科建设成绩突出。五年来,学院共发表论文682篇,其中被SCI、EI引用80篇,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四位教师的科研成果受到学校科研大会的表彰。科研经费年年增长,2009年更是突破了百万元大关。社会科学、应用物理和应用数学是学校确定的首批建设的校重点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实现了文理学院硕士学位点的零的突破。

4、师资队伍量质双升。师资队伍五年数量上几乎翻了一番,专任教师从2006年底的   人到目前的150人,教师的年龄结构大大降低,学历结构大为改善,现在35岁以下教师(除艺术和体育外)都具有博士(或在读)学位。教授由原来的8人增至10人,副教授20多人增至 36 人。新进青年教师都是来自全国重点院校,其中不少是来自“985”高校。学校筹资100万元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培养工程”。

5、实验室建设上新台阶。在迁徙新校过程中,实验室建设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在上海市和财政部支持下,投资400多万元扩建了物理实验室、实验室面积由1575 ㎡扩大到 3146 ㎡,大部分实验仪器进行了更换。投资80万元建成了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科学体验馆”。数学建模实验室也有所扩大。研究生实验条件也有了改善。

6、国内外竞赛获得众多成果。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种竞赛先后获得多项重要成果。数学建模竞赛先后获得全国二等奖一次,上海市一、二和三等奖多项;行政管理专业两名学生在中国大学生(文库)计算机设计大赛中获优胜奖;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在第三次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上海赛区中获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游泳、武术、龙舟在全国和国际多项比赛中争金夺银,体育完成国际比赛包括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前三名奖项二枚奖牌;亚运会等洲际比赛前三名三枚奖牌;全运会、全国冠军赛等全国比赛或全国单项比赛前三名奖牌六—八名枚;全国大学生比赛金牌十五以上,为学校和上海市争得了荣誉。艺术学院学生在全国各类比赛和专利设计中,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005年以来有关办学指标对比

指标

2005

2010

全日制在校学生(人)

总计

380

886

研究生(人)

0

36

本科生(人)

380

850

专任教师(人)

110

150

教授(人)

7

9

重点学科(个)

0

3

二级学科硕士点(个)

0

2

本科专业(个)

2

5

科技经费(万元)

 

100

 

(二)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十一五”期间取得的各项成果是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和底气,也是我们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基础和依据。但是,在看到已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眼光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1、教学质量面临的挑战。基础课的教学质量原在全校保持较好的声誉,但近年来有下降的趋势。从几个可比较的指标看,校级的重点课程,教学名师、教学团队、教材建设、学生评教等,文理学院都不具有优势,有的甚至还处于中下水平。另外,从上海市同类学校来讲,虽然目前暂无统一的测试系统和标准,但一旦有了,我们并无名列前茅的优势和底气。新办专业尽管都顺利通过了上海市教委的新专业评估,但从实际反馈的意见看,跟其它院校相比,特别是优势和特色看,差距还是明显的。基础课质量的提高是全校教学质量提高的保证,这方面,我们还任重道远。

2、科研学科建设的挑战。过去五年,学院的科研和学科建设取得快速发展,特别是研究生教育实现了零的突破,但与同类高校或校内其它二级学院相比,我们也有一定的差距。这主要表现在高水平项目太少,省部级以上奖项没有突破,高水平论文不太多而且发展不平衡。教学高地、特色专业、教委以上重点学科与我们无缘。

3、师资队伍面临的挑战。文理学院现在有教职工168人,数量在各二级学院中排名第一。但师资队伍构成不尽合理,有的学科,如物理、体育缺乏学科带头人,有些学科虽然有一定数量的教授,但年龄偏大,特别是缺乏在该学科领域有影响的带头人。2010年申报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点,这是一个明显的瓶颈。有的二级学院10名教授集中在一个学科,而文理学院五大学科只有10名教授,差距不证自明。

4、对外交流面临的挑战

文理学院目前是一无合作办学项目,二无公派出国游学学生,三无国外专家来院一学期以上时间任教。举行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也不多。对外交流的程度和频率反映着国际化办学的水平和质量,这一点我们面临的挑战比其他二级学院都要大。

5、现行管理体制的挑战。目前文理学院虽然已于2008年由于徐悲鸿艺术学院的加入,由原基础部改成二级学院,但是,学校给学院的性质和功能定位还不十分清晰,领导和教师常常在“上基础”和“办专业”之间游走。另外,学院下面的四大部分,徐悲鸿艺术学院、社科部、体育部,根据教育部门要求和规定,都有单独对外的需要。特别是社科部和徐悲鸿艺术学院,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校有关领导,都要求独立建制或单独对外,再加上课程设置和教学规律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给学院的行政管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了相当的难度,有时甚至成了阻碍事业发展的障碍。

二、“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 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要求,文理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把夯实航运人才的专业理论基础放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明确教学主位,坚持协调发展,强化学科建设,大力培养严谨求实,科学规范,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工作和育人文化环境。

明确教学主位。根据学校对文理学院的发展要求,文理学院是教学为主的二级学院。学院的主要力量应放在数学,物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体育课的教学上,大力提高这些全校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质量,为新型航运人才的培养打好扎实的思想、专业和身体素质的基础,是学院办学的主要任务。

坚持协调发展。在完成公共基础课教学任务的同时,办好,精办和办“特”相关的专业和研究生教育,并争取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正确处理好公共基础课教学与办好相关专业的关系,努力做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强化学科建设。坚持以学科研究,学科建设促进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的提高的方针,通过各种措施,努力改变文理学院科研、学科薄弱的现状,使基础科研和学科建设在学校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二) 发展目标

为把学校办成为学校有特色,高水平,多学科和国际化的海事大学、成为航运和相关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交通科技创新与科技服务的主要基地之一的发展目标,提供坚实的公共课教学保障、基础性学科支撑、文理类文化氛围,为学校的优势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夯实理论基础和强化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成为学校基础理论研究重要基地、思想理论教育与研究的重要阵地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之一。

2015年,数学、物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水平达到上海市同类院校先进水平,体育运动,特别是游泳、武术、龙舟的竞赛达到上海市高校的先进水平;科学研究争取再出一批国家省部项目和省部奖项;思想政治教育、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应用数学争上一级学科授予权点;实验室建设在层次上有大的进展;对外交往、合作办学争取有突破。

(三)主要指标

 

 

 

 

“十二五”期间主要发展指标

主要项目

2010年

2015年

全日制

在校学生规模

总规模(人)

886

1080

研究生(人)

36

80

本科生(人)

850

1000

师资队伍

专任教师(人)

150

170

教授(人)

9

15

有博士学位比例

34%

 

学科建设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0

1

硕士点(个)

2(二级)

3(一级)

本科专业(个)

3

4

科学研究

科研经费(万元)

100

200﹡

国家级项目

2

5

省部级项

2

10

三大检索论文

13

26﹡

专利技术目

396

 

 

科研奖项(省部级)

20

3

教学成果

上海市精品课程

0

2

上海市教学成果

1

2

上海市教学团队

0

1

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

7

7

教育国际化

合作办学

0

1

﹡系指2015年当年达到数。

 

三、“十二五”期间主要建设任务

(一)教学改革

1、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大力搞好教学工作,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力争公共基础课教学水平、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在全校名列前茅;专业课教学水平、教学管理和实习基地建设达到校中上水平。整个学院的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在评教和管理考评中争取全校前三名。

2、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力争有更多的课程成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建设课程,一门课成为上海市精品课程。

3、大力推进教学改革。认真总结教学经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高等数学和海上体育教学的课程改革成果中,有2门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

4、认真抓好教学团队建设。配好梯队,凝聚力量,扎实推进教学团队建设。在主要公共基础课教学团队中,力争有2个建成上海海事大学优秀教学团队,有1个建成上海市优秀教学团队。

5、争创教学高地。创造条件,整合资源,积蓄力量,争取把数学建成上海市的教学高地,改变文理学院无“高地”的状况。

(二)学科建设

1、重点学科建设。在社会科学、应用物理和应用数学三个校重点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力争新增1~2个学科进入校重点建设学科。同时,在已经完成的三个校重点学科中,基础较好的应用数学学科,力争进入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建设行列。

2、学位点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由二级学科硕士点建成一级学科硕士点,应用数学直接申报一级学科硕士点,实现应用数学硕士点的跃升发展。

3、科学研究。争取获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10项。一批横向应用性项目。发表论文  篇,其中三大检索论文  篇次,出版专著,教材20本。每年科研经费100万元,申请专利  项。

4、科研奖项。争取省部级科技进步,哲学社会科学奖项3项。

5、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招生由现在两个二级学位点发展到三个一级学位点,招生规模由现在的年均20人左右到2015年达年均40人。同时,大力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消除外审不合格状况,提高研究生优秀论文评选比例,力争有人进入上海市优秀研究生论文行列。

(三)专业建设

文理学院现有行政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和应用数学三个专业,均属公共性和基础性的专业。要充分利用学校和学院的现有条件,加强专业特色、拓宽专业基础、强化实践能力,使之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办出亮点。根据就业情况,三个专业主要是深化内涵建设,稳定现有规模。

教育教学改革,围绕现有的三个专业,进一步搞好教学改革,三个专业的办学水平,除有自己的显著办学特色外,学生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都要争取达到同类院校的办学先进水平。

同时,在“十二五”期末,创办已申报过一次,并有较好基础的公共管理、社会工作专业。

(四)实验室建设

1、公共基础课实验室建设

物理实验室除利用现有的实验设施,开好现有的基础实验项目外,特别要加强演示性、体验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建设,增加现代物理的实验内容。

2、专业实验室建设

继续加强数学建模实验室建设,坚持跟踪先进水平,不断更新实验设施,满足学生实验规模。加强电子、纸质信息资料和出版建设和管理,保证文科类专业的实验手段和资料,满足专业教学和科研需要。

3、研究生实验室建设

申请相关实验室专项建设项目。争取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思想政治教育都有相应的专项实验室或实验手段。

(五)队伍建设

1、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数量稳定在170名左右,其中,实验教师12名左右。

学历结构:新进体育、实验教师都应具有硕士学位,其他教师都需具有博士学位;年龄结构:教授平均年龄50岁以内,副教授45岁以下;新进教师、引进人才,注重本科毕业院校,最后学历都必须是“211”院校或“985”建设高校。努力构建一支学位高、年龄轻、水平好的富有朝气、创新精神强、敬业爱岗的教师队伍。

培养在校内外有影响的领军人物和学科带头人。数学学科重点培养领军人物。社科、物理课和体育重点培养或引进学科带头人。五年里,争取在人数众多的数学学科培养一名学术领军人物,2~3名学科带头人;物理学科培养3名学术带头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培养3名学科带头人;体育学科培养一名学科带头人。

2、管理干部队伍建设

建设爱岗敬业、业务熟悉、勤政务实的专兼结合管理干部队伍,学生系统按干部学生1:150配备专职干部。根据学院的特点,配齐行政、教学管理干部。创造机会,搭建平台,鼓励管理人员合理流动,促进他们快速成长。

(六)对外交流

大力支持教师出国进修、学校和学术交流。在理科或艺术类学科方面举办1-2次国际学术会议。组织好具备条件的学生出国游学。争取在数学和艺术本科专业进修对外合作办学。

(七)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导向,通过宣传、教育和引导,大力培育“严格严谨、求真求善、勇于创新、团结和谐”的文理文化。

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形式多样的教育途径和方式,充分运用各类先进的影响力和引导力,发挥党员在教学、科研和日常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扎实开展文明科室和文明单位的创建活动。争取有更多的科室进入校文明单位,文理学院再获校文明单位。

四、“十二五”规划的保障措施

(一)体制保障

文理学院现由五大学科群组成,涉及到管理、数理、体育和艺术等差异较大的学科领域,另外,社科、数学学科既承担全校公共基础课教学,又有自己新办的专业,徐悲鸿艺术学院则是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学院,体育则纯粹是一个体育教学和训练教学部门。目前文理学院的体制架构,从节省管理成本、统一基础课程教学和管理来看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从学科建设和遵循教学规律来看,体制的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诉求。

为了确保“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得以落实,根据教育部新的学科建设要求,积极向学校申请改变目前现有体制庞而杂的现状。在学校未对现存的体制作变更的情况下,为促进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在学院层面上,实行集中和自主、统一与“适分”相结合的体制管理模式。

这种体制模式具体表述为:作为一个二级学院,文理对下属的各部门具有统一的人事、财务、教学、行政和党的系统管理权限,以便学校的统一领导和向学校负责,保证学校的各项工作得以顺畅落实。同时,根据下属部门的学科特点和对外交往需要,艺术学院、社科部、体育部,可以本部门的名义,独立承担对外交往和学术交流的职能,有一定的特殊事业经费和独立的经费使用权。这种管理体制模式既符合文理学院的具体实际,又有利于各个学科的充分发展和日常教学协调,还为今后的体制改革打下基础。

强化系(研究所)、教学室(实验室)、学科组的体制建设。系(所、室)、学科组应成为组织教学、开展科研、进行管理的核心。对现有的数学物理研究所、社会发展研究所要进行功能定位,确定相应的专兼职人员,系(专业)和公共基础课的教师要有基本的分工边界,以促进基础课教学,专业建设和科研学科建设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二)机制保障

学习借鉴、大力推行,建立促进文理学院教学、科研和管理又好又快发展,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工作运行机制。

加强教学管理机制建设。大力提倡爱岗敬业、严谨治教、教书育人的师德风尚。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大力促进基础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坚持每两年评选文理学院教学名师。对获得上海市教委、省部级教学先进、优秀教学成果、精品课程、优秀教材、优秀教学团队,学院按相关规定进行配套奖励。对于学生评教前20%的教师,按规定增加相应的工作量系数,以资鼓励;对于评为学校的各类教学、学生工作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一定的物资和精神奖励。

加强科研和学科建设机制建设。大力营造学术研究的环境,创设并搞好学科建设的良好氛围。鼓励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争取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特别要注重凝练力量,为申报一级学科硕士点,夯实科研学术基础。大力促进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学科组建设,学院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必要的资助。凡获得学校奖励的科研项目(论文、课题),学院给予20%配套奖励。获得省部级奖励和科研成果,学院给予相应的配套奖励。

加强行政管理机制建设。建立人员精干、管理科学、职责清晰、运转高效的教学、管理工作机制,打造党政、管理干部清正廉洁、熟悉业务、以人为本、服务师生、争创一流的综合素质。

加强对外交流机制建设。利用学校的各项政策和条件,拓宽与校内外、国内外企业合作办学、合作科研、合作培养学生的渠道,工作大力支持,政策上给予倾斜,切实改变学院这项工作的落后状况。

(三)队伍保障

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没有高水平的人才就没有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在所有的因素中,人才是第一个可宝贵和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完成“十二五”期间各项任务最重要的保障。

大力培养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为了完成“十二五”期间建设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的任务,必须大力培养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要采取校外引进和校内培养相结合的方法,使这一计划得到落实。每年从引进1-2名学科带头人,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聘请知名学者来院进行短期教学、科研和研究生培养。抓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工作,要列出培养计划,几个重点学科要出3-4位教授级的学科带头人。

全面提升中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中青年教师是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主力军。要通过出国进修、学术交流、教学科研压担等方法,加速提升他们的教学、科研水平和能力,搭建平台,创造机会,为他们展示自身的才华、施展抱负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和氛围。

更好推进“思政课名师工程”建设。学校筹资100万元的“思政课名师工程建设”,是学校落实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建设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这一工程正在顺利推进。经过三年建设,六名培养对象中,要力争走出2~3名在学校和教委有影响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名师,在有讲课竞赛、课程建设、科研项目和成果奖项等处,要看到他们的身影。

(四)环境保障

坚持规范有力的科学管理。贯彻学校的质量方针,为师生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条件,调动广大教职工搞好教学科研和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加强凝聚力工程建设。大力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各类先进的弘扬和表彰,举行形式多样的文娱、体育和旅游活动,坚持做好过细的思想工作,推动规范严谨、求真求实、勇于创新、团结和谐的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形成文理学院特有的既规范严谨,又开放活跃的科学与人文环境氛围。

(五)投入保障

“十二五”期间,争取徐悲鸿艺术学院有独立的集中教学、实验和工作地点。社科部有相对集中的工作条件。数理部的工作条件有所改善。

二级管理的考核等级力争恢复到中上水平,每年从学校考核结算的奖励经费中划出一定比例经费,奖励教学、科研工作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资助特殊又需要而又难筹经费的教学和科研项目。